原标题: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今日落成!来一场时光穿梭之旅,见证东莞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
传承和发扬东莞“敢为人先”精神,激励当代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日(2019年12月18日),由虎门镇委镇政府筹划建设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正式落成启用。
原广东省外经贸委主任徐德志、原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东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镇委书记、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杰等领导以及省市相关部门领导,镇领导班子成员,原太平手袋厂员工代表们参加了启用仪式。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位于虎门镇人民南路执信公园对面,总面积6000平方米,展馆展览面积近500平方米。项目于今年6月启动,经过实物征集、资料收集、展览设计、场馆建设等一系列筹建工作,历时5个多月攻坚克难,今日终于落成启用!
自今年7月起,太平手袋厂老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纷纷献出自己收藏已久的“心肝宝贝”,积极捐献展品。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主要由雕塑广场和主陈列馆组成。走进雕塑广场,有3个主题雕塑十分引人注目,它们以手袋、制作工具等实物为原型,以及重现当年手袋厂的情景来设计,与周围的园林绿化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而青砖瓦顶,方格窗等设计深度还原了七八十年代太平手袋厂建造时期的工业建筑风格,无不流露了岁月沉淀的浓厚气息。
踏入主陈列馆,跟随着地上的时间线,如时光倒流,回到太平手袋厂刚成立的时光。
主陈列馆共展示太平手袋产老物件500多件,其中缝纫机10台、锁边机2台、工会证22个、工作证5个,手袋多个,另还还包含了各类工具、手袋配件、考核方案、干部名册、员工总结等。这些物品通过组合陈列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叙述着当年的故事。
通过运用实物展示与精心营造的叙述空间相结合,使得展览“场景化”;通过局部情景再现的手法来反映历史,使得展览“情景化”,再结合科技手段分三个部分介绍“手袋厂的创建”、“手袋厂的运营机制”、“手袋厂的管理理念”,让观众深入体会和了解手袋厂的生产加工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重现当年的太平手袋厂,引人入胜。
展览的第一部分:以一场“特殊考试”拉开序幕,这是采访当年港商张子弥、太平手袋厂员工蔡笑英和陈雪萍等回忆讲述的视频,共同回忆了当时接洽的过程。
展览的第二部分:展示了手袋厂的运营机制。主体展示了太平手袋厂“实行按件计酬,打破大锅饭”,“推行综合考核”、“打破人情管理”、“招聘农民工,打破传统用工制度”、“开展自主贸易,打破产品仅供外商”的局面五个小章节,讲述太平手袋厂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全新的设备、全新的运营机制,给封闭在计划经济下的工人以强烈的冲击。
现场展示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唱机等老式家电,原来是太平手袋厂当年实施“按件计酬”,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工人的工资也明显增加,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还请来了当年太平手袋厂的老员工前来现场重现当年手袋厂生产的情形。她们心情雀跃地“重回岗位”,熟练地用当年的缝纫机穿针引线,往昔岁月历历在目。
有老员工回忆,当年很多订单是出口欧美的,所以对质量的要求极高,一个手袋如果有一行面线甚至一个针眼出错,整个手袋都不能要。
展览的第三部分:手袋厂的管理理念。该篇章分“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以人为本”三个小章节。展示太平手袋厂引进香港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品质为先,效率至上”的理念犹如一道直叩人心的春雷,催人奋进。
当知道太平手袋厂陈列馆落成,群众反应非常热烈,接踵而来,纷纷携亲友前来参观。
文章来源于 虎门镇宣教文体局、虎门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虎门图书馆、南方+。BB电子 BB电子appBB电子 BB电子app